2015 年 9 月 1 日,《广告法》罗列一堆禁用词,并有详细指明,与"最"有关、与"级 / 极"有关、与"一"有关等等皆属禁用词,而这些禁用词亦被视作为极限词。近乎 10 年时间的发展,文字游戏还演绎不断,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"一"还是小喽啰,与" 0 "有关才最为致命。
即便到今天,自然数是否包括 0 仍有争议。高人指出,"争议的,才是最有流量的,才是最有噱头的"—— 0 自燃、0 接管等等"跳出三界外"似是而非的极限词,正逐渐成长为毒杀消费者的精神药剂。
3 月 29 日,一台小米 SU7 在高速公路发生碰撞后爆燃事件,如同洪水般袭向整个互联网,风生水起一周年的小米汽车和雷军,迎来大考。
事件被关注的焦点,是"智驾有没有问题"和"车门是否锁死";网友们所要看到的结果,是"驾驶者的问题"还是"车企的问题"。事故发生后的第四天,雷军才出面回应,一直掌控着流量密码的雷军,这次不得不说是被流量反噬,纸包不住火,闹得这么大,这次事件必然不能以模棱两可结尾。
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,笔者认为,吃一堑长一智,要先最让我们关注的,当是智驾。回顾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,提示驾驶者接管到驾驶者接管,仅是 1-2 秒的时间就发生碰撞,在这已然开启了全民智驾的大时代,这次事件,无疑是给"全民智驾"四个字狠狠打脸。
不禁让人发问:智驾,是否该偃旗息鼓了?
事实上,关于智驾,基本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而起,由此,新能源汽车也被视作为智能汽车,但各大企业投入资金、大力研发多年,水平或许达到了 L3 级,宣传时仍旧以 L2+ 级宣传。因为,政策上还未放开 L3,企业没法跨级,否则就是夸大宣传。
政策没放开,嘴巴先放开了,以往不少企业对外宣传都以"自动驾驶"作为口径,后因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,皆改口为"辅助驾驶"。然而,仅涉足汽车行业几年、惯以视频形式出现的雷军,显然没有注意到文字带来的力量,在 3 月 28 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,雷军现场提及:"任何一辆小米汽车,现在用的都是端到端的自动驾驶!"
2021 年 8 月,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》,L0 级 -L2 级皆加入了"辅助"二字,L3 级以上则剔除了这两个字,补以"自动"二字,L3 级的解析为:"在一定条件下,系统驾驶权与责任全部交给自动驾驶系统。不符合条件时,系统报出接管请求,由驾驶员接管车辆。该等级下事故责任可能归于厂商,然而,当系统提示驾驶员接管,但驾驶员未能及时反应导致事故时,责任仍可能由驾驶员承担。"
高情商的雷军,也情不自禁喊出了"自动驾驶"四个字,就如同"遥遥领先"一样,是对自家技术的极度自信。然而,在这百舸争流的时代,正如一句经典台词一样,"不是你声音大就你有理",心怀对安全的敬畏之心,才是对消费者最大程度的负责。
要偃旗息鼓的,并非智驾。
从小米 SU7 高速爆燃事件来看,驾驶者在系统提醒接管后,立即完成了接管,可惜最后事故还是发生。不管怎么说,驾驶者还是信赖智驾,更为大家关注的,是期间驾驶者曾"脱手",即双手离开方向盘,笔者认为,这就是车企们过度宣传" 0 接管"埋下的祸根。
什么是 0 接管?按照字面意思,就是不用接管,但还有补充,就是"双手依旧不能离开方向盘"。这就很有意思了,既然不用接管,那为什么双手还不能离开方向盘?
显然,这是政策受限,但宣传上可取巧。如同制作一张海报,写满了如何的优惠,下面一行小字还写明各种限制的注意事项。不得不说,为了把商品卖好,企业们在宣传的手法上是无所不用其极!
实际上,多家自认为智驾技术处于第一梯队的企业,不少制作相关的视频内容宣传," 0 接管"几乎随处可见,倘若接管一次,就显得十分没面子。不过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这次没有接管,不代表每次都不用接管,所对外展示的总是最好的一面,而企业在对媒体稿件进行处理时也会用"个例不具代表性",那为何在企业自行宣传时,个例就代表了全部?
消费者买车,图的是安心、省心,却还要深刻领悟海报上每个字背后暗含的深层意思,实在是花钱买罪受。让人唏嘘的是," 0 接管"之类的宣传,不在少数,还有" 0 自燃",亦是遍布整个车市。
2024 年 11 月 22 日,国家消防救援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,针对新能源安全和火灾扑救难的问题,国家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要转变防控理念、提高设防标准、加强科技攻关等,且重点提到一句:"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、灭火救援的难题还没有有效解决。"
意思就是说,消防救援局都权威定调了"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",车企宣传" 0 自燃",无疑是掩耳盗铃。
这还不是关键之处。"自燃"二字的诠释,也在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,当发生此类事件时,多数企业会改变说法,如以"起火"、"过火"等来替代"自燃",按照他们的说法,自燃,是电池自行发生燃烧,是主动行为,企业有责;而起火、过火等是因为外来因为导致燃烧,是被动行为,企业无责。
消费者买车时,也需要对"自燃"二字开始琢磨了,但无论怎么琢磨,对" 0 "字的含义估计才是印象最深刻的。0 代表没有,没有则最安全。
百舸争流,力争上游,在全新的赛道下,大家都在你追我赶,以往三五年才能研发出来的新车,现在只需 1 年左右,我们都在说别人懒惰,别人都在说我们减料。
说一千道一万,笔者的看法是:任何对车辆安全过度宣传的,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,安全,才是最大的豪华!
2021 年 4 月,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到"安全才是一辆电动汽车最大的豪华";2024 年 12 月,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提到"安全是长城造车的底线";今年 2 月阿维塔 07 Pro+ 的上市发布会,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说出"对于智驾的普及,绝非简单的技术下沉,先做到高级,再推进普及,要有安全的底线"。三位汽车大佬对造车的诠释,无一不指向了"安全"。
最新消息,雷军发布公开信,提到未来 72 小时内将完成三项关键动作:
第一,公开事故数据,在警方允许范围内,今晚 20 点通过小米官网直播公布车辆 EDR 完整数据,并邀请中汽研专家现场解读;
第二,启动独立调查 : 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、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组成第三方专家组,全程开放媒体监督,调查报告将向全社会公开;
第三,家属关怀机制 : 我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已抵达武汉,全程陪同家属处理善后,设立专项抚恤基金并承担所有丧葬费用。
不管此次事件对于小米汽车后续的影响如何,笔者还是认为:智驾,不该偃旗息鼓,该偃旗息鼓的,是" 0 接管"、" 0 自燃"的极限宣传语,回归对技术、对安全的敬畏。
起于肆意,终于信任。还是要少些过度宣传。
视频号回顾:
往期精彩: